隨著年齡增長,犬貓的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,關節囊液也隨之減少,導致行動不便。

根據美國動物醫院協會(AAHA)調查,約有 20% 的一歲齡以上狗狗以及超過 60% 的七歲齡以上狗狗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退化;貓咪的關節炎盛行率也高達約 40% 

保持理想體重、適度運動與均衡營養,是維護關節健康的三大關鍵。日常多留意毛孩的步行姿態與跳躍能力,提早發現關節僵硬或跛行的跡象,就能減少未來關節功能異常帶來的不適。 

 

🐱貓咪版 

貓咪天生善於跳躍,關節負擔卻比想像中大。研究顯示,12 歲以上的家貓中,有 60% 以上在 X 光下可見關節退化跡象。長毛品種如波斯、布偶,或體型偏大、常上下跳躍的貓,更需關注關節保護。為他們維持理想體態、提供可控的遊戲時間與低衝擊運動,可減少關節磨損;並定期獸醫檢查,早期評估關節健康。 

 

🐶狗狗版 

中大型犬如黃金獵犬、拉布拉多、哈士奇,天生活潑且體重較大,容易在奔跑、上下樓梯時造成關節壓力。根據美國獸醫骨科學會資料,大型犬的髖關節發育不良發生率可高達 30%。除了控制體重與避免過度劇烈運動,定期的低衝擊活動如游泳、輕鬆散步能增強肌肉,協助分擔關節負荷。熟齡犬則建議每年做一次關節檢查,觀察是否出現跛腳、起身困難或不願散步等早期症狀。